

如果真的是财务造假,应该是史上最XX的财务造假公司了,造假了两年增收不增利,股价跌3年从50跌到14,股东加高管一股没减也没质押,员工持股和回购被套。有些人会说中间股价有波动到30,看看那些“优秀”的财务造假公司,都是业绩跟股价一路增长,股东趁机一路减持。当然也有像康美这样造假骗了银行100多亿贷款,老板自己坐庄炒股,也有中泰化学为了完成上级的收入考核造假,更有广誉远为了完成业绩对赌造假。所以普利造假是为了发债和银行融资?还是为了营造公司虚假繁荣,老板对外有面子?老范坐庄或者是避税?或者只是财务人员太蠢,科目乱记做错账?
去年9月,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其中,第四十六条规定了独立董事免于行政处罚的多种情形,在该条目第五款“能够证明勤勉尽责的其他情形”中,即明确:在违法违规行为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独立董事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后及时向上市公司提出异议并监督整改,且向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书面报告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独立董事提供证据证明其在履职期间能够按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履行职责的,或者在违法违规行为被揭露后及时督促上市公司整改且效果较为明显的,中国证监会可以结合违法违规行为事实和性质、独立董事日常履职情况等综合判断其行政责任。
不管结果怎样,这次独董发函是对自己的一种有利的保护,同时多一层监督对我们中小投资者也是件好事。说实在要还是原来财务总监带头去自查改正,我要是独董我踏马也不放心,所以这次放了句狠话“我们不排除要求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复核相关财务事项或采取其他措施”。
而且这次点了几个重点“包括但不限于资金收付、销售业务、生产管理和研发业务等”。很有可能财务报表不准确就跟上面几个点有关,是不是意思就是涉及的财务报表里面销售收入提前确认、在建工程转固、研发费用记账方式的问题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