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电进行了信息化和自动化改造升级,车间效率大幅度提升。 焦勇本报记者刘亿服董新英摄
研制出我国第一台 防爆电机、第一台起重冶金电机、第一台屏蔽电机、第一台局部扇风机、第一台正压型防爆电机……在国内同行业第一个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第一个获得核级电机设计、制造许可证…… 在业界拥有众多第一的哈尔滨电气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是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在A股市场唯一上市公司(文中简称佳电)。 拥有80余年生产电动机历史的佳电,是我国大中型、特种电机的创始厂和主导厂。2015年、2016年,佳电遭遇“寒冬”,连续亏损,被加上了“*ST”的帽子。而今经过4年改革创新发展,佳电扭亏为盈,涅槃重生。 □本报记者董新英刘亿服 4亿元!这是今年1~8月佳电的利润总额,也是佳电亏损后连续第四年盈利。 4.75亿元!这是2016年佳电的亏损数据。 这个拥有80余年历史的老牌国企在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亏损之后,企业身陷泥淖,面临退市风险。 怎样生存下去?发展之路何在?佳电以改革创新作答。 危局——面临退市风险 “佳电1950年就迁到了佳木斯,在业界,这个电厂比这座城市更具知名度,也是仅存的国字号混合所有制企业,拥有业界无数个第一,是佳木斯唯一的上市公司。但辉煌的过去没能抵御行业变化的冲击,2016年,企业面临退市风险。”现任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1991年毕业就进佳电工作的刘汉城如是说。 “佳电要黄了!”公司内外波动,人心惶惶。 就在此时,2016年3月,哈电集团任命刘清勇为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临危受命,带着破题的任务而来。刘清勇到任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2015年,前期快速扩张的佳电,在市场变化之下陷入危机,其占据优势的煤炭、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建设项目纷纷暂缓甚至“下马”,加之佳电内部管理粗放,内控不严,其实从2013年就已开始走下坡路。随着电机行业产能过剩、产品转型和价格竞争日趋白热化,佳电前期快速扩张时积累的问题集中爆发,2015年亏损2.62亿元,2016年亏损4.75亿元。最直接的后果是“披星戴帽”——企业被证监会打上*ST标记,面临退市风险。 *ST意味着什么?佳电证券部部长王红说,2017年3月21日起,因为没有实现公司上市的业绩承诺,公司股票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证券简称由“佳电股份”变更为“*ST佳电”。这个风险警示为公司带来了众多中小股东的诉讼。面对着经营上的保壳需求和诉讼的外部压力,佳电只能用增长的业绩扭转局面。 “员工对企业极度缺乏信心,如果2017年不能扭亏为盈,后果不堪设想。作为哈电集团唯一的一家A股上市公司,又是在行业有历史的老牌企业,不能倒下!”刘清勇信心坚定。 脱困——刀刃向内改革 佳电的危局摆在面前,出路在哪?刘清勇给出两个字——改革。他改革的第一刀选择刀刃向内。 在赴任佳电总经理之前,刘清勇曾在哈尔滨电机厂(镇江)有限责任公司任总经理。在那里,他创造了扭亏为盈的佳绩。来到佳电,相当于重新出发。2017年,刘清勇接任佳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全面主持佳电股份工作。 翻阅刘清勇2017年所作的工作报告,题目是《突出质量和成本管控,改革创新,精细管理,确保实现扭亏脱困目标》。报告中,刘清勇列举了11个待解的问题,涵盖了成本、质量、研发、营销等诸多方面,改革形势的严峻可窥一斑。 在职工看来,改革是大刀阔斧的。佳电深化了干部人事、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 “以问题为导向深化内部改革,目的就是为了让企业把活力焕发出来。”刘清勇说,改革是面临困境、破局重生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通过改革干部任用机制、完善职工晋升管理等措施,为企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80后设计部部长历锐、80后制造部副经理孙继峰、80后经济运行部经理李楠等都是改革后走上重要岗位的年轻干部。在薪酬分配上,向为企业发展作出突出业绩的干部职工、技术人员、一线营销人员、一线操作工人倾斜,并通过调整公积金缴纳比例、调整热化费报销比例等举措,增强职工幸福感、获得感。特别是实施股权激励,最大限度地让职工享受企业发展成果,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刘清勇从健全制度入手,重设组织架构,内部机构压缩了三分之一,实现了机构科学化;从加强管控入手,有效解决综合成本过高问题,仅引入电商模式实现办公劳保用品集中采购,办公费用下降25.04%,安技劳保用品费用下降30.26%,通过招标竞价改变厂区物业管理模式,物业费用下降61.3%。改革后,仅2017年一年,佳电实现成本节约4200余万元。 背水一战“火烧”质量,为扭亏脱困奠定最基本保障;万众一心开拓市场,全力以赴抢抓订单;实施精细管理,突出目标成本费用控制;发挥技术引领作用,产品创新务求突破;强化两金管理,有效压缩两金规模;强化审计和内控建设,有效防控经营风险;尊重合同按期生产,彻底扭转产品拖期产生不良影响……2017年,佳电改革声势浩大,风起云涌。 成效立竿见影。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经营情况好转,2017年完成订货额20.27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1.24亿元,顺利实现扭亏保壳。 提升——“两化融合”练硬功 走进佳电宽敞的厂区,刘汉成在智能制造车间举例:“这个电机基座自动加工线让加工一个基座从十几个工序减少到3个工序,在冲剪车间,1人可以操作6台机械,以前这个车间64人,现在减少到27人。” 在小型车间,车间副主任杨珊珊说,去年车间刚刚上了两条自动下线生产线,大大提高了效率。每个车间都通过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完成派工、领料、取料、取图纸等任务,效率提升明显。“以前这些工作都靠人工,查单子都是靠手签,一页一页查,可想而知有多慢。”刘汉成说,信息化给企业管理带来了诸多便利。 刘清勇明确要求“一把手”抓质量,紧盯质量关,通过推进“两化融合”让佳电修炼硬功。在信息化建设上,佳电2016年上线SAP系统,实施OA自动化办公系统;2017年实施车间信息化系统;2019年实施生产指挥调度系统、物料条码系统和销售一体化CRM系统,公司信息化建设全面铺开。 以物料智能条码管理系统为例,这个系统让佳电企业收发效率提升了288倍。以前从进料到保管员收料,需要3至7天时间。从车间申请领料到车间拿到料,还需要3至7天时间。上了这个信息化管理系统之后,入库只需要10至15分钟,二三分钟即可完成出库。 改革出成绩,改革出效益。2018年11月27日,公司股票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实现“脱星摘帽”。之后的持续盈利,让企业内部提振了信心,2019年,佳电在经历低谷后首次给股东重新分红。今年截至9月份,佳电订货量同比增长24.44%,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8.3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2%,利润总额42907万元,同比增长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