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峡集团再有大动作,托管了央企中林集团。
9月28日晚间,中国林业集团发行的公司债券“21中林01”发布公告称,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实施托管。公告同时显示,目前中林集团旗下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债券兑付正常。
中国林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林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一级企业,业务范围主要涵盖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种子苗木培育、木材及林产品贸易、生态旅游、林业产业配套服务等业务。
中林集团目前在全球经营企业224家,综合实力位居全球林业企业前列。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以林业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中林集团在全面推动双碳战略落地方面,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创新发展路径,以双碳平台为支撑,通过大规模引入权益性资本、大规模引入稀缺性资源、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大规模引进高端人才等手段,在重庆、广东、广西、福建、贵州、陕西、江西、湖南、安徽、山西、四川、内蒙古、云南、浙江等十五个省市规划国储林 1.93 亿亩,完成意向签约超1亿亩。
中林集团锚定成为国内最大的碳汇经营实体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要运营平台的战略目标,坚定做“双碳”战略领跑者,大规模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提升“森林碳库”在国家“双碳”战略中的支撑作用,在浙江杭州搭建国家绿色发展双碳平台,探索创新“森林资源管理+碳汇产品供给+碳资产配套服务”运营模式,未来为国家经营管理林地面积4.5亿亩,年贡献5亿吨森林碳汇,形成足量的林业碳汇储备。
据了解,中林集团是一家以森林资源开发为主业的综合性企业,而三峡集团则是以水电站建设与运营为主业的能源企业。
按说,这两家企业之间的业务领域并不相同,这两家公司联姻很多人看不懂,甚至有人猜测中林公司或三峡公司怎么了。
二、其实,托管就是央企重组整合的一种方式!
合并重组整合的六种模式模式展示如下:
1.同类业务横向整合。将同类业务进行整合,形成规模效益、消除内部竞争,提升资源效率。中船工业和中船重工重组成立中国船舶,宝钢和武钢重组成立中国宝武,“南北车”重组的中国中车、“中远和中海运”重组的中国远洋海运等。
2.产业链纵向整合。将上下游业务进行整合,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运营,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充分发挥产业链上下游业务的协同效应。“两核”的合并,中核集团与中核建属于产业链不同环节;中电投与国家核电重组组建国家电投,形成了技术开发、工程建设、投资运营一体化的核电产业链;神华集团与中国国电合并重组成立国家能源集团,实质推行“煤电联营”模式。
3.专业化整合。2022年以来,中粮与中储粮、中国建材与中国交建、通用技术集团和中国中检三组专业化整合,均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业务做强做精为目的。中国汽研与中国中检,也有很强的业务协同性。2021年组建的中国星网、中国电气装备、中国物流、中国稀土4家新央企都属于专业化的整合;中国铝业、中国五矿集团、赣州稀土集团所属稀土资源整合组建中国稀土集团。
4.产业结构拆分调整。2020年国家管网集团通过市场化方式收购三大石油公司相关管道资产。
5.内部归核化业务整合。通过无偿划转、资产出售、破产清算等方式,剥离低效无效资产和非优势业务,集中资源做强做优主业。对于业务整合来说,上市公司业务整合又是重点一块,其主要方式又可以区分多种:
(1)资产置换模式。上市公司之间、上市公司与集团之间存在业务交叉,通过资产置换方式,推进专业化整合,能够有效解决同业竞争等问题,打造专业化的上市平台。比如中远海运将中国远洋、中海集运、中海发展、中远太平洋4家上市公司进行专业化整合,通过74项资产交易,分别打造了集装箱运输、航运金融、油气运输、港口运营四大上市平台。
(2)吸收合并模式。吸收合并能够消除因两集团重组带来的上市公司同业竞争问题,有利于打造一个规模实力更强的上市平台,充分发挥业务的规模优势和协同效应。比如,宝钢股份吸并武钢股份,将钢铁业务集中到一个上市公司,有利于充分发挥双方在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管理等各方面的协同效应。
(3)借壳上市模式。非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收购获得上市公司控股权,并由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实体资产。比如,中电投集团和国家核电重组前,国家核电一直在推动核电主业整体上市,但限于IPO程序复杂、过程较长,一直未能完成。国家电投成立后,选择原中电投集团在港上市公司中国电力新能源,作为核电资产上市的平台。通过上市公司中国电力新能源向国家核电发行股份购买核电资产的方式,实现国家电投核电资产的借壳上市。
6.强势企业托管弱势企业。分两步走,第一步托管;第二步,在两者的磨合中进行可能的合并。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托管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托管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中国诚通控股公司托管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三峡集团托管中林集团等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