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浙江女子结婚13年连生9胎,只为凑齐12生肖,称不想浪费丈夫基因……

浙江女子结婚13年连生9胎,只为凑齐12生肖,称不想浪费丈夫基因……
2023年08月30日 16:25 新浪网 作者 枕边阅读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13年连生9胎。

  这不是小说里的狗血情节。

  1

  今年的7月初,浙江温州一位31岁的母亲田东霞在网络上分享了一张全家福照片,迅速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

  究竟是什么样的照片能有这么大的魔力能引起这么多人关注?

  看看这张照片就知道了。

  照片里,公公和婆婆站在中心位置,高兴地围绕着C位。他们各自抱着一个孙子或孙女,而左右两侧还坐着一对儿女。后排正中间则是三个小孩子,而父亲和母亲则站在两侧。

  看起来像是爷爷奶奶和xxx, 但其实照片里的9个孩子全都是田东霞和丈夫赵万龙亲生的。

  真的很难想象。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怎么生啊?

  还有很多人对于田东霞能否承受如此频繁的生育以及承担教育和关爱孩子的责任提出了质疑:

  “她养得起这么多孩子吗?现在抚养孩子的开销可不小,难道她家是富豪吗......”

  “我真的很好奇她的丈夫是做什么的,能够承受这个负担吗......”

  也有人怀疑他们重男轻女。

  田东霞对此表示:我们之所以要生那么多可爱的宝贝,并不是因为公婆的期望,也不是因为偏重男性或轻视女性,只是为了凑齐十二生肖。

  这一切的开始,都要从两人的高中恋情开始说起,因为在一起的早,所以才有了下面这个惊世骇俗的故事。

  2

  田东霞的丈夫名叫赵万龙,老家在河南郸城,从小品学兼优。

  家庭条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是衣食无忧的小康家庭,按这样的人生轨迹走下去即便日后没有遇到田东霞,赵万龙的人生也是顺遂无忧的。

  但那句话怎么讲,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

  高中时赵万龙随着爸爸的工作调动,全家都搬到了浙江定居,这下两个天南海北的人算是被命运凑到了一起。

  用赵万龙的话来说,那就是一见钟情,田东霞则表示“那一瞬间你就知道了,这个人是要和自己相守一辈子的。”

  2008年,还在华北电力大学读书的两人决定结婚。

  但当时田东霞只有16岁,赵万龙也才19岁,两人都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只能先办婚礼宴请亲朋好友。赵万龙更是向田东霞许诺,一旦到了年龄立刻领证。

  婚后第二年,夫妻俩一起创办了万正电源集团,经营一些配电开关和机械电气设备制造。

  同年,田正霞也带给了赵万龙另一个好消息: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

  2010年,他们连法定结婚年龄都不到就拥有了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作为爱情结晶了。

  双方父母田东霞和第一个孩子自然是诸多照顾,看到这样的情景,田东霞感到异常幸福,在心中也渐渐萌发出要生二胎的想法。

  于是身体恢复后,田东霞和丈夫积极备孕,顺利怀上了龙宝宝,更令人惊喜的是,这次怀孕竟然是双胞胎!

  儿女双全,家里公司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这样的生活谁不羡慕?可是田东霞还是觉得差一点,她不想浪费丈夫的基因。

  于是在两人商量后,家里便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育儿狂潮。

  3

  2016年到2021年,田东霞一共生了4男4女,家里逢年过节都正好坐满一桌。

  2022年,这对夫妇迎来了一个新生命。

  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田东霞开始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和工作日常,13年连生9娃的事迹一下就让她一下火了。

  田东霞火了之后,赵万龙在社交平台的简介改了:9个孩子的宝爸宝妈,以12生肖为目标。

  尽管网络上大多都是祝福的声音,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批评和质疑。

  毕竟13年里连续生产,这都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暂时撇开经济上的压力,连续生育对于女性身体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

  怀孕期间,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受到挤压,每多受一次孕,这些压力就多一次。生育次数越多,子宫、脊椎、骨盆、心脏都会受到更严重的损伤也越有可能出现漏尿、妇科病、子宫脱垂等问题。

  女人生一次孩子,就会在鬼门关走一遭。多生一次,就多跟死神打一次交道。

  所以不管是怀孕太频繁,还是一次怀太多,都对身体健康有害,不仅是多方位的身心影响,而且是覆盖全龄段的女性。

  这时候就有人拿出老一辈生那么多孩子的例子开始说事儿了,说句很扎心的话,旧时代的女性频繁生育的背后其实是用命去填。

  关于这点,田东霞也透露过,每次生产结束后,都会去最好的月子中心,那里有专业的人员,也会根据她身体情况,做相应的术后恢复。

  家里为了照顾孩子雇佣6个保姆,孩子们的爷爷奶也都对孩子们一视同仁,都照顾得非常好。

  看了田东霞的故事,不少网友调侃到:“家里有足够的条件和资源,何止“十二生肖”,就算“二十四节气“也能够养得起~”

  的确,各自都有各自的选择,再生孩子可能是他们的自由选择,同时也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关爱。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北京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