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 | 管廊建设:打通城市地下“大动脉”
十堰发展大道综合管廊隧道已贯通
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天马大道综合管廊建设现场
十堰生态滨江新区综合管廊建设现场
十堰生态滨江新区建设大道综合管廊和安阳路综合管廊交叉口建设现场
工人在浙江路综合管廊内部施工
供水管道、燃气管道、通信管道……在城市的地下和空中,有许多管线。过去,由于建管混乱,“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屡见不鲜。
十堰作为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随着建设的推进,城市地下“大动脉”被打通,“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问题将被彻底解决。记者从中建三局十堰管廊总包部了解到,根据实施计划,三年试点期内新建综合管廊共22条,总长约55.57公里,投资约52.31亿元。
目前,工程进展如何?建成后将发挥怎样的作用?近日,记者来到各个施工现场,实地探访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工程建设之最
建设最复杂。十堰作为典型的内陆山城,地质类型多样,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施工需进行山体爆破、基坑支护,土方开挖量大、回填量大,管廊防水质量要求高。
最长穿山隧道。2017年9月21日,该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最长的穿山隧道——发展大道管廊隧道正式贯通。据了解,发展大道管廊隧道位于发展大道叶湾隧道侧下方,全长505米,隧道内地形、地质复杂,开挖断面大。自开工以来,施工单位按照“短进尺、弱扰动、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确保各个工序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国内最长管廊桥。建设大道管廊桥全长220米,为7跨简支梁桥,总设6个承台、2个桥台,跨度分别为31米和32米。整个桥梁由桩基、承台、立柱、连梁、盖梁、桥台、支座及管廊箱体组成,是国内最长管廊桥,目前已基本完工。
工程亮点纷呈
个性化定制标准化生产。记者在位于龙门工业园的地下综合管廊预制厂看到,一个个定制管廊标准节整齐平放,等待送往各个施工现场。预制厂主要生产两种标准化管廊,其中的最大尺寸双仓结构预制管廊单节长7.95米,宽1.5米,高4米。工厂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预制管廊标准节的制作要经过钢筋捆扎、吊放模具槽、浇筑混凝土等多个工艺环节才能完成。采用的立式钢模浇筑和蒸汽养护等工艺技术,让每个构件更加精细,生产实现标准化。
精确安装让铺设更轻松。除了精度和标准控制更高之外,作为工厂预制的管廊,与施工现场浇筑的管廊,在安装中又有哪些不同呢?据了解,工厂采用技术解决了传统现浇管廊现场工作量大、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避免了整体节段式预制装配管廊受加工、运输、吊装条件限制的问题,有效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项目成本的降低。
可视化智慧防控平台。近日,中建三局承建的十堰市地下综合项目建设大道辅路综合管廊工程控制中心机房和显示屏均已调试完成,正与运维管理平台进行对接。据了解,十堰市综合管廊智慧运维管理平台是基于SOA架构理念,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GIS、BIM等技术,对地下综合管廊的设备运行、巡检维护、日常值守、应急指挥、数据分析、出入审批、管理考核和服务保障等实现智慧化统一管理,实现了设备设施标准化、巡检维护高效化、资源利用集约化的管理目的,打造了 “城市生命线”的可视化智慧防控平台。
数字解读管廊建设
十堰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建设范围覆盖茅箭区、张湾区、郧阳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基坑开挖面积达110万平方米,涉及拆迁区域面积约60万平方米。该工程除地下综合管廊外还建设7条管廊隧道、2座管廊桥以及4座智能化控制中心,并配有占地约150亩、年产能达40万立方米的管廊预制厂。项目开工至今,施工中运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多达20余项,先后接待观摩考察团280余次,累计接待人数近2800人。
截至目前,全项目已累计完成沟槽开挖35.1公里,主体结构33.4公里,主体工程完工率超过70%。根据项目推进计划,预计今年12月30日前可全面完工。
(记者 全正 通讯员 陈康 责任编辑 谢宝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