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初,空姐李某在郑州搭乘滴滴顺风车,途中遭司机杀害;8月24号,浙江省温州市女孩乘坐滴滴顺风车途中遇害。短短几个月,有两名乘客遇害,这也把滴滴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昨天,滴滴公布自查进展,两名高管被免职,并从今天(8月27号)起在全国范围下线顺风车业务。与此同时,南京也约谈滴滴、美团网约车平台公司,要求及时清退平台上所有不合格的驾驶员。
顺风车并不顺风 成了变味的社交出行
今天(8月27号),记者用手机打开滴滴顺风车,界面弹出“业务下线”的相关说明。滴滴表示,将持续公布内部自查、整改以及社会共建的进展。根据记者了解,滴滴顺风车是在2015年6月正式上线。和出租车、快车、专车不同的是,顺风车的核心是合乘拼车,车主顺道接单,接单目的不是靠这个挣钱,而是分担油费降低养车成本,同时缓解城市交通。
一位滴滴顺风车车主告诉记者,滴滴刚推出顺风车业务时,主打的是“公益”属性,但后来跑偏了,平台开始抽成,不少车主打着顺风车的招牌,做的却是快车的生意。“只要有车、注册一下,就可以直接进入平台使用。一般在市区跑顺风车是赚不到什么钱的,跑一些长途也是有盈利的,所以有些人就把顺风车作为专门的盈利专职干这个。”滴滴顺风车车主李先生说。
据业内人士透露,每趟行程,滴滴会征收车资5%的佣金。由于方便性以及车资便宜,顺风车业务发展快速,截至去年底,滴滴该业务乘客数超过3000万,覆盖城市达到351个。
在宣传时,滴滴还多次强调顺风车的社交功能,特别是美女元素,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定义顺风车“是一个非常有未来感、非常sexy的场景。”滴滴官方曾多次对大众有系统性地进行引导,七夕节推出明显暗示艳遇的“我们约会吧”活动,还鼓励车主对乘客的长相、气质进行评价。不久前,有网友曝光的武汉、深圳某滴滴司机群聊天截屏,满页用词不堪入目。
专家表示,顺风车在大多数城市里并不属于道路运输经营行为,因此滴滴顺风车不受《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暂行管理办法》的约束,一直游走在灰色地带。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顾大松表示:“由商业公司运营顺风车,会产生两个逻辑矛盾。从商业角度来讲,肯定是如何吸引车主和乘客,公司只是提供信息撮合的责任,而不承担营运人的责任。量越大,它抽成的信息费越多。另外,现在对网约车、人、平台都要有资质,一些不符合网约车条件的车主,则转到顺风车来。其实不是在于社交的错,而是带着商业的目标与一些暗示的属性,导致顺风车走形。”
南京约谈滴滴:立即清退不合格司机
今年5月12号,在郑州空姐案后,滴滴针对顺风车做了自查整改,7项自查整改内容,其中包括”下线所有个性化标签和评论功能”、设置人脸识别、整治人车不符、扩展紧急求助功能等。
时隔三个多月,尚在滴滴的整改期内悲剧重演。除顺风车之外,快车、专车等网约车业务线都被曝出过安全事件。有媒体统计,自5月郑州空姐搭乘顺风车遇害后,滴滴司机就被曝光至少10起对女性乘客的犯罪事件,包括猥亵、强奸、抢劫等犯罪行为,犯罪地点涉及云南、重庆、浙江、四川、上海等多个省市。
滴滴在8月26号的自查通报中承认,平台在潜在风险识别、流程制度设计、快速响应等方面有许多亟待改善的地方,客服处置流程仍存在诸多问题,未能及时处理此前用户投诉,在安全事件上调取信息流程繁琐僵化。除了在全国范围下线顺风车业务,内部评估业务模式以及产品逻辑、对客服体系整改升级、免去两位高管职务之外,滴滴恳请与警方以及社会各界探讨更高效可行的合作方案,共同打击犯罪,更好地保护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
日前,南京市政府率市交通运输、公安、物价、工商等职能部门对滴滴、美团两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了约谈,要求其按照规定及时清退平台上所有不具备合法营运资质的车辆和不具备从业资格的驾驶员,确保线上线下提供服务的车辆和驾驶员一致;要限期将营运数据完整、实时接入政府监管平台,并按规定报备车辆、驾驶员相关信息。
顺风车并非一禁了之
顾大松认为:“国家总体政策还是鼓励顺风车的。一方面网约车一定要规范运营,相应的惩戒措施要跟上。顺风车最好交给第三方公益组织来主导,企业作为承担社会责任支持,各地政府要明确制定网约顺风车政策。”
专家指出,如果完全禁止顺风车业务,有可能转为私下交易,安全隐患更大。“公益化”共享的顺风车模式,并非没有成功先例,美国很多城市都已经有了完善的顺风车服务。这些平台主打非营利性,本身不从车费中抽成,盈利完全靠广告。而且,车主每天只能有两个行程:去程和回程。此外,这些拼车平台有非常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于用户隐私的保护和披露也有明确规定,还有一键呼叫报警功能,只要一键,就可以和最近的警方调度员共享所在地。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黎明 编辑/韩瑜)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