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发布,汉川市五度蝉联,近3年前进16位。
百强榜单,百舸争流。此消彼长,不进则退。 汉川何以持续进位?
汉川市委铿锵作答:打响“敢、快、干”,坚持“清、慎、勤”。
咬定工业不放松
汉川是传统工业大市,当大多数县市涌入“北上广深”招商时,汉川却看中了福建晋江蓬勃兴起的食品产业,引进达利、银鹭、盼盼等一批食品加工企业,现有规上食品加工企业62家,2023年累计完成产值194.1亿元,入选“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汉川看准汉正街服装小作坊外迁的机遇,建起汉正服装城、北河工业园、华中皮草城、浙商产业园等服装产业园,聚集了580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成为该市第一大产业;
……
因地制宜,独辟蹊径,在民生领域做产业文章,汉川架起工业经济的“四梁八柱”。
近年来,汉川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始终把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作为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拼搏赶超的关键举措——
滚动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工业百强县市。而今,汉川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缝纫线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钢帘线生产基地、华中最大的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全国七大童车生产基地之
一、中国(武汉)光谷重要的配套生产基地。
向新而行,向新质生产力要动力。
走进湖北祥源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卷长900米的黑色塑料基片,经传输线送到辐照车间。40分钟后,这卷塑料从辐照车间出来,厚度仅0.06毫米。这是汉川造国内最薄改性泡沫塑料,打破低于0.2毫米厚度泡沫塑料的境外垄断,出口到日韩及东南亚国家。
汉川不断培育“专精特新”生力军、抢占新兴产业发展“新赛道”,位居全国产业名县“百强”第76位。去年,该市获批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及各类试点示范贯标企业61家,新增金种子上市后备企业3家,预计今年可获批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及各类试点示范贯标企业100家以上。
对标全省五大万亿级的优势产业、九大特色产业集群,构建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为主导的“3+X"现代产业体系。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线,实施“百企示范、百企培育、百企储备”工程,今年规上工业企业力争突破600家。
千帆竞发勇者胜。2023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赛马制”综合评价,汉川居全省一类县市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4年位居全省县市第一;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连续5年位居全省县市第一。
“四城并进”提能级
走进汉川,老城更新如火如荼,新城建设日新月异。
汉川置县已有1500余年历史。经过最近30多年的努力,汉川城区由6平方公里增至近35平方公里。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汉川城市建设的短板凸显:城镇能级不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直面问题,汉川市委、市政府提出“再造一座新城、更新一座老城、升级一座工业城、嵌入一座文化旅游城”,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按照“四城并进”目标,到2035年,汉川城区人口将达到60万人。
遵循“精致紧凑”的理念,统筹“三生”空间,汉川将城区分为四个组团——
“新城组团”科学控制开发强度,对标未来“田园城市”;“老城组团”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工业城组团”按照“产、站、城”一体的思路,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文旅城组团”全力推进汈汊湖小流域综合治理,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该市提出,将城区两个办事处和周边三个乡镇,优化调整为四个办事处,分别对应“四个组团”。
“四城并进”,加速推动城市更新。
汉天大道、汉蔡快线汉川段、平章大道城区段、高榔线升级改造等项目全面完工,每年在建的重大民生和基础设施类项目不少于200个;沿江高铁、武天高速汉川段、S109孝感至汉川一级公路、G348城区段升级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沿江高铁汉川东站、新妇幼保健院、仙女山卫生院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成。
跨过汉江,走进汉川新城,黄龙湖生态康养城、许家赛湖文旅小镇两大投资过百亿元的文旅项目已现雏形。2024年第九届中蒙俄万里茶道城市合作会议在黄龙湖召开,惊艳了中外嘉宾。
老城焕新,新城崛起,如今汉川已步入“汉江时代”。今年1至7月,汉川城区新增常住人口1.6万人。
精神上行强动力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汉川锚定“全省十强走在前列、全国百强争先进位”的奋斗目标,以孝感市委提出的“敢、快、干”为精神内核,加压奋进,抢前争优——
大力探索推行“揭榜挂帅”,建立“赛场比拼”制度,通过设擂台、定目标、立规矩、明奖惩,引导党员干部踊跃揭榜、奋力担当,60多名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晋升。
不断创新,向改革要动力——
创新投融资模式,解决发展资金“拦路虎”,引进社会资本300多亿元参与重大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推行“五证同发”“标准地”出让,“亩产论英雄”;持续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一窗通办”“一网通办”“跨域通办”,让企业办事更便捷。
开展“科技金融滴灌行动”,探索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解决企业科创融资难题,2023年为高新技术企业发放贷款突破20亿元。
出台“人才30条”,近3年,通过产业引才、项目引才、离岸引才、共建引才等方式,共吸纳各类人才2.6万人次。目前,汉川拥有各类研发人员18151人,同比增长56.62%。
对创办实体经济的领军人才,给予100万元至300万元的创业补贴。近3年,发放创业扶持资金6.7亿元,支持1408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领办企业86家。
“敢、快、干”,催征的鼓点激荡人心,催人奋进。
近年来,”汉川速度“不断刷新,投资30亿元的好莱客(湖北)定制家居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57天、从开工到投产仅8个月;投资12亿元的保沣实业易拉盖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17天,从开工到投产仅7个月;总投资173亿元的五洲特纸,签约30天即开工……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汉川落地、开花、结出硕果。今年上半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6个,合同总投资451.2亿元。
面临“一难两难多难超难”的风险挑战和“既要又要还要更要”的现实选择,汉川市委表示,以“精神经济学”助推“发展经济学”。
汉水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如今的汉川大地,干事创业热情迸发。以担当为帆、以奋斗作桨,汉川正朝着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未来破浪前行。
【数说汉川】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873.21亿元
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4年位居全省县市第一,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包装印刷产业入选“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2023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连续5年位居全省县市第一
2023年,全市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0万家,“四上”企业1089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居全省县市第一
【主政者说】
锚定目标 放大格局
全力推进城镇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
孝感市副市长、汉川市委书记 黄建军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结合汉川实际,系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全省十强走在前列、全国百强争先进位”的奋斗目标。
在大局大势中找准发展方位,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对标全省“五个功能定位”,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汉川的功能定位:一是发挥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全国制造业百强县市等优势,建设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持续巩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全省第一的领先地位,发挥中国河蟹之乡等资源优势,建设全省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三是发挥水资源丰富、水文化独特等优势,加快推进汈汊湖等重大生态文旅项目建设,建设华中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力争到2035年,中心城区达到60万人,GDP超过2000亿元,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50强。
以“四个组团”为载体,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近年来,我们提出了“再造一座新城、更新一座老城、升级一座工业城、嵌入一座文旅城”的城市发展方向和路径。“新城组团”将科学控制开发强度,对标未来“田园城市”;“老城组团”将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工业城组团”将按照“产、站、城”一体的思路,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文旅城组团”将全力推进汈汊湖小流域综合治理,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们遵循城市空间和人口演进规律、自然生态肌理和产业发展规律,经过反复论证后提出,把城区现有的两个办事处和周边的三个乡镇,优化调整合并为城区的四个办事处,分别对应“四个组团”,通过这一举措,做大城市规模,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深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不断创造和发挥新的发展优势,切实增强“双集中”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生长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是客观规律、是发展趋势、是增长动力。城市和产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突出主导产业,以供应链平台建设为突破口,推动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做特做新。要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切实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生长性。
【专家点评】
县城“双集中”视角下的汉川力量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主任 曾光
汉川之所以能五度荣耀加冕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稳健前行,在于其主动拥抱和顺应了产业升级与人口流动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坚定不移地践行产业集聚、人口集中的县城“双集中”发展路径,成功将产业活力与人口红利释放在县域之内,为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
在产业集聚维度上,汉川深谙特色优势产业对于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繁荣的重要性。不仅依托本土资源禀赋与既有支柱产业,完善产业生态体系,更以前瞻性的视野,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为县域经济注入强劲的创新驱动力,实现产业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难能可贵的是,汉川未盲目跟风招商,而是精准定位,引入福建晋江的食品加工产业及周边的纺织服装产业等民生轻工业,并持续做大做强,为汉川工业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顺应产业升级的变化趋势,持续强化“工业强市”战略,近年来更是加速布局新兴产业领域,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人口集中维度上,汉川深刻领会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强化社会保障、丰富县城生活消费多样性是吸引并留住人口的关键所在。面对过去城镇能级不高、基础设施落后等挑战,一方面通过扩大城区规模、实施旧城改造升级,打造既符合“两山”理论又面向未来的“田园城市”新城,营造优美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加速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旧城区,强调以人为本,极大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同时,工业区加速产城融合步伐,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文旅区则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文旅产业开发,既美化了环境又吸引了外来人口,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