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无论如何变化,都离不开诈骗信息传递的入口和涉案资金转移的出口。因此,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手机卡、银行卡、对公账户等违法犯罪行为,已成为助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不法行为的“黑灰产业”。
近日,经柯桥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柯桥区人民法院对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案件作出判决。由李庚(化名)等人组成的犯罪团伙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的情况下,仍然收购转售银行卡、银行账户,分别被判处不同年限的有期徒刑。
从售卖到购买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
2018年年初,李庚从老乡小尹口中得知他正在帮助一个叫张华(化名)的人收购成套银行卡,而这些银行卡的用途是给境外赌场网络赌博洗钱,赌场走完账后会在卡内留下一笔钱,这笔钱就是给他们的好处费,而他们则可以通过挂失补办银行卡的方式把钱拿出来。
李庚听后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买卖”,便用自己的身份证及父母的身份证共办了6、7套左右的银行卡给张华使用。随后,李庚让父亲补办银行卡,不料,银行称该卡已被公安机关冻结了。李庚害怕事情暴露,便补办其他卡,并与张华分取非法所得钱款。
几个月后,尝到甜头的李庚决定单干。他先在之前加入的收银行卡的卡商群里找到了上家赵先生,并在山东济南见了面,赵先生声称在缅甸赌场工作,搞网络赌博、六合彩时需要用到大量的对公账户、个人银行账户,他会利用在赌场工作的便利,所得钱款六四分成。赵先生给了他5000元办卡费用,李庚开始寻找办银行卡的人了。
广撒网 有组织地寻找办卡售卖银行卡的人
2018年10月,李庚联系上在吉林松原的孙某,并来到吉林和孙某碰了面,此时,孙某还带来了安良(化名)、七郎(化名)。双方同意合作后,孙某便开始广撒网,开始全国各地寻找找办卡的人,其中不乏学生。
李庚从孙某等人处收到大约上百套银行卡。其中,李庚涉及的银行卡、银行对公账户共计帮助结算金额1000万余元,其他几人帮助结算金额也有低至400万余元,高至1000万余元。
卖掉“没用”的银行卡成了帮凶
今年4月,25岁的贾某与朋友聊天时得到了一条“生财之道”:“你去银行办一张银行卡,一套就可以卖800元,简单的很!”贾某曾在反诈公益广告上看到过银行卡不能出售,但尽管明白,他依然选择出售了自己的银行卡。
贾某先后办理了两张不同银行的银行卡,将每日转账限额开到最大50万元,然后将银行卡资料都交给了买家。就这样,贾某赚了1600元,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几个月后,他为此站上了法庭的被告席。
原来,贾某出售的2张银行卡在办卡当日及次日的流水超过50万元,涉及到该卡的被害人至少有17人,其中有不少于25万元的流水是这些被害人的被骗款项,而这些钱款汇入贾某账户后又分别汇入其他账户,最终被诈骗分子所得,而贾某也因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10000元。
近年来,各种传统犯罪日益向互联网迁移,网络犯罪呈高发态势。犯罪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开设赌博网站等信息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均需要使用银行账户进行资金的支付结算来进行洗钱。因此,被转卖的银行卡很可能会被犯罪分子用于实施电信诈骗、开设网络赌场等信息网络犯罪,而转卖银行卡给犯罪分子的人也将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为他人实施信息网络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来源:笛扬新闻原创
编辑:王君
终审:吴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