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增长90%的凯乐石:当一个国产品牌想往上走.
8月前
收藏 0
0
【摘要】:一个“疯狂飞起来的品牌”。
有一件事大家都很笃信——中国品牌将走向世界。但有一件事也没人可以忽视——中国品牌现在不好活。
户外品牌凯乐石也经历过如此的挣扎,面临不敢原价卖、会做产品但不会做品牌等难题,创始人钟承湛形容凯乐石当时“卡在了中间”,往下走容易,体量能迅速变大,往上却很难,也看不清路在何方。
于是 2018 年,他们一度陷入摇摆。一边卖户外休闲服,一边研发用于 8000 米以上雪山的高山靴, 2019 年业绩也急转直下,经历历史上第一个严重亏损面。
但在 2023 年,他们却实现了全渠道同比 90% 的增长,售价 2800 元的冲锋衣总在断货,联名鞋款 12 秒售罄。
这 4 年间发生了什么?
我们对谈了这次“翻盘”的关键角色之一, 2020 年上任的凯乐石总经理孔繁泳,也回顾了这个品牌 20 年的浮沉,关于如何不当平替、如何平衡大众与小众,凯乐石都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01
从满足自己开始,做一个品牌
要理解凯乐石,先了解钟承湛。
首先,他是一位极限玩家。越野摩托、攀岩、滑翔伞、滑雪等均有涉猎,曾拿过越野摩托车本地赛冠军。
八戒,是钟承湛混迹户外圈的 ID ,是他二十几岁时起的,因为朋友说他“活得太放肆,需要戒”。
极限户外当然是危险的,钟承湛形容这群玩家是“经常面对死亡的一群人”。 2012 年,他断了左边肩膀, 2013 年断了右边肩膀,又在一次滑雪中受伤,造成高位截瘫。
但他对户外燃不尽的热情没有就此熄灭。还没出院,他就折腾起了改装越野摩托车,试了潜水,出院后更是组织了中国第一支民间残疾人滑雪队。
一起玩自行车的朋友四肢瘫痪,也坐上了轮椅,钟承湛就跟他合作成立了一个运动轮椅公司,希望给更多人提供高性能的轮椅,可以到处转转,尽快重建信心。
品牌是创始人精神的延续,轮椅不妨碍钟承湛继续玩户外,甚至还能飞起来,凯乐石也是个“疯狂飞起来的品牌”。钟承湛曾在 2014 年直言,凯乐石从来不是一家理性的公司,很多激动人心的事业,往往起于疯狂。
而这激动人心的事业,就得说到他的第 2 个身份:“机械工程师”,凯乐石的 1 号产品经理。
凯乐石成立于 2003 年,当时户外还只是极少数人的爱好,创立初心很简单,玩户外的人口袋不是很充裕,想做些便宜又好用的东西。所以早期产品策略也很简单,市面上哪款卖得好就开发哪款,主要产品是功能性内衣、冲锋衣、快干裤。
当时户外行业尚处蛮荒,缺少设计人才,钟承湛就自己抠产品。订单量小,原料采购复杂,没有工厂接,凯乐石就自己采购面辅料和配件,抓厂家空档期生产。
就这样,把生意慢慢做了起来。
2004 年,凯乐石确定了品牌使命,致力于推动中国登山及探险运动发展,为运动员及专业爱好者提供高性能的户外装备。2006 年,他们赞助首位运动员刘喜男,这名长春工人是钟承湛的岩友。品牌也从一开始就确定了要做全品类,因为“想用自己的产品”。
显然,在早期,凯乐石的核心用户就是钟承湛和他户外圈的朋友们。
这也是为什么向《案例SHOWCASE》解释为何 2006 年进行第一次产品升级时,钟承湛说因为自己玩户外,很多朋友也是,没有自己的东西,老模仿别人,朋友瞧不起你,没面子。
确立了成为专业攀登品牌的事业和理想,凯乐石在 2005 年底开始招兵买马,团队扩充到 50 多人,其中 70% 做产品。没有专业设计人才,就与欧洲公司合作 ODM 开发,由机械设计专业的钟承湛领头,并启动自有人才培养。
之后,凯乐石又进行了 2 次产品升级,背后也都有基于核心用户的需求。 2012 年是因为市场竞争变激烈,且出现了更专业的攀登人群。 2016 年则是“要挑战极限的朋友越来越多,升级才能跟上他们的需求”。
对如今的消费品牌来说,成功的一个关键是能否在需求尚未形成前就捕捉到。而自己就是目标消费者时,无疑对需求的嗅觉是最敏感的。
以越野跑鞋为例,凯乐石是 2011 年决定做的,彼时这项运动在国内才微微萌芽,而品牌注意到“周围很多户外的朋友都开始玩,一些登山运动员也会用越野跑做训练”。
这对凯乐石来说也是个新领域,在三四年的挣扎、摸索后, 2016 年他们推出第一双专业跑越野鞋,首发 5 万双很快售完。 2020 年,在 ISPO 的越野跑装备调研报告中,凯乐石位居跑鞋榜第一。而 2023 年他们与 KIKS 那双 12 秒售罄的联名鞋,也属于这一系列。
敏锐洞察的背后,是凯乐石在户外行业的深深扎根。
2006 年,他们发起“中国未登峰计划”, 2012 年开启“寻岩中国”活动,截止目前,共支持开发了未登峰 50 座新路线,开辟野外线路 1420 条。此外凯乐石通过大型公益项目、凯乐石教练成长计划培养了大量户外教练。据品牌不完全统计,曾经市场总数70%以上的中国户外教练出自凯乐石。
可以说,凯乐石构成了过去 20 年中国户外运动史的一部分。
02
一边做 8000 米雪山靴,一边卖牛仔裤
2006-2011 年,适逢行业萌芽和 2008 年奥运会刺激,户外行业蒸蒸日上,凯乐石每年有超 90% 的复合增长,开心、自在地做着自己。
但 2012 年起,更多品牌瞄准了这个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2016 年后整个行业更是进入了低增长的瓶颈期。
生意没那么好做了,但凯乐石做出更好产品的野心没有停止。
2014 年,钟承湛去欧洲一家高山靴制造商拜访,他发现,即使下的单比后者一年产量都高,对方却连车间都不给看。
他感到沮丧又生气,回国后花了 5 年,在 2019 年推出了第一双 8000 米级别高山靴,适合中国人偏宽、脚背偏高的脚型, 1300 克、零下 60 度保暖,是当时全球最轻和最保暖的同级别高山靴。
这样的野心,贯穿凯乐石 2012 年和 2016 年的两次产品升级,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首先,专业性极高的产品,投入大、受众少。其次,国产品牌跟国际品牌价格相似,当时消费者并不买单。最终,这些高端产品成了积压的库存。
没人买就拿出去赞助,不赚钱也咬牙做,钟承湛选择坚持,并在 2016 年再次升级产品,他回忆这次内部“基本全面反对”,团队抱着“满足老板理想,证明是错的”的想法在做。
结果可想而知。那年,凯乐石主要材料都依靠进口,价格上去了,利润却下来了,坚持一年后,他们摇摆到了另一边。
2018 年,他们增加跑山和旅行两个产品线,前者主要针对越野跑,后者主要针对都市休闲和城市户外。 2019 年,凯乐石推出攀岩潮流系列 KAILAS UP,卖起了牛仔材质的服装。
事实上,那几年整个户外行业都在休闲化以求生存。从一个数据就可窥见压力—— 2017 年天猫双11 户外用品销售榜单中,户外休闲鞋增幅达 52.1% ,高海拔登山鞋和攀冰鞋双11 当日同比下降 37.2% ,登山鞋/徒步鞋下降 12.3% 。
很难评价这条路的对错,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适合凯乐石。 2018 年,凯乐石遭遇困难, 2019 年成为史上第一个严重亏损面,钟承湛调整了当时的管理团队。
不赚钱、库存越来越大,战略摇摆,老员工陆续离开,钟承湛也因此愧疚、难过,甚至自我怀疑。
03
聚焦登山和跑山,放弃几个亿的市场
2020 年 8 月,新任总经理孔繁泳上任,凯乐石也由此重新梳理出了 4 个战略方向:坚持专业性、高品质、客户导向、国际化。
专业是摆在第一位的那个词,孔繁泳告诉刀法,这出自一个很简单朴素的发问:行业浮浮沉沉,很多品牌已经消失,为什么凯乐石还活着?
他们认为,这大概率是因为坚守专业,有好产品,有核心用户拥护,有核心用户的好口碑产生裂变,让品牌更扎实。
确定了大方向后,凯乐石也定下了产品策略:卖正价、高性能的产品。为此,他们既要做减法、也要做加法。
一是减掉低性能产品,砍掉很多妥协的便宜产品。每个户外产品都跟安危息息相关,一双高山靴保暖不好就得截肢,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凯乐石将产品款式从两三千缩减到了不到一千。
以冲锋衣为例,孔繁泳透露, 2021 年凯乐石放弃了机能风格的冲锋衣, 2023 年又放弃了三合一冲锋衣,“我也挺欣赏团队,市场最好,销售最火爆时,放弃市场份额最大的品类,几个亿的生意说不做就不做了”,他说。
二是减少场景。户外是个很大的概念,孔繁泳认为,什么都要就会什么都要不到,于是决定聚焦登山和跑山两个场景。
再说加法,自然是指专业性增加,但目的从做“专业产品”到了做“高性能产品”。
这一转变,是凯乐石将专业圈子的口碑和影响力自然释放、扩散到大众的关键。“专业产品”是绝对的,“高性能产品”则是相对的,指在特定环境下有卓越表现。
早期,凯乐石专注极限场景,如珠峰这种高海拔雪山,也因此被调侃“只活在四千米以上的雪山”,但如今他们对场景做了延展和丰富,如推出适用不同海拔的羽绒服,针对不同环境,重量、防水性、透气性、耐磨力等做不同设计。
简单来说,凯乐石往山下走了一些,遇见了更多户外爱好者,而这些爱好者,将原本割裂的专业客群和大众客群串了起来。
同时,在保持专业性的基础上,他们也在配色等上提供更日常的选择。
冲锋衣是 2023 年的爆款品类。久谦数据显示, 2023 年 Q4 ,冲锋衣线上销量增长 1.4 倍。京东数据显示, 2023 年双十一期间冲锋衣成交额同比增长 200% 。
这也是凯乐石 2023 年增长最快的品类,其次为鞋履,他们抓住了这一波品类红利,并且是以自己的方式。
钟承湛曾表示,海外高端品牌无所谓成本,想下什么料下什么料,自己则又纠结又难受,产品结构调整后,凯乐石也能做高性能了。而高性能产品带来的利润,一方面继续投入研发,一方面用于输出品牌价值。
而这次产品策略改变,其实也是一次客群调整。正如《赢的力量》所说,一个公司的命运取决于一个简单问题:你知道自己那些最有价值的顾客需要什么吗?
04
人在哪里,店就在哪里
商业是一场比赛,比的是谁第一个在对的地方把对的商品卖给对的人。而产品是一切的起点。
在产品上自洽后,凯乐石在渠道上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来看线下。在商场开店这件事,该不该做、怎么做,凯乐石一直在摸索。毕竟只服务 4000 米以上攀登客的品牌,是没办法、也没必要进商场的。
2022 年,随着战略愈发清晰,品牌形象提升,户外又爆火,一些顶级商圈给他们抛来了橄榄枝。
2022 年,凯乐石在成都万象城开出了第一家登山概念店,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落地后很快获得市场认同,2023 年开出了超过 40 家这类门店。
2023 年,他们又新增一种业态——只销售越野跑山产品的 FUGA 跑山店,首店落地上海兴业太古汇。
在内部,凯乐石将所有门店分为 2 类:目的地店和半目的地店,前者指消费者带有户外出行、旅行等明确需求而来,后者则包含对品牌、产品无认知的路过顾客等。
孔繁泳认为,凯乐石做的是特定人群的生意,重点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所以他希望目的地店的占比越来越高,以落地基于目的地店的全域运营。即既提供专业装备,又自培户外挚友成为社群运营负责人,打造户外爱好者成长进阶的服务体系。
2023 年,依托户外挚友,凯乐石在全国举办了 570 场户外活动。
从总数来看,门店从顶峰时的 900 家,缩减到了 400 家,关闭了一批低效店铺,但相比 2021 年,全渠道会员却实现了近 200 万的增长。
线上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2022 年开始,凯乐石线上旗舰店从相对低价,转为了线上线下同款,只销售高性能产品,并重视产品呈现。孔繁泳认为,线上旗舰店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消费者建立品牌认知的触点,必须保持高标准且一致的品牌形象。
凯乐石认为自己不仅仅是一家户外装备公司,更应该是一家山地文化传播公司。
也就是说,产品上保持专业性的小众,但积极推动小众山地运动、小众产品走向大众。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推出“人生的第一座雪山”、“打卡中国山”、“不如去登山”等全民活动,也增加了更多线上内容和 KOL 投放。
05
有“八戒”,也有“唐僧”
凯乐石这家公司咋样?
别去,要求每个星期跑步的。
这是小红书上的一则有趣对话。公司由人构成,战略和策略再完美,无人认可,无法落地就成了空谈。孔繁泳就认为,改变的第一步来自内部,是因为相信才能看见。
比如凯乐石过去有很多非常棒的产品,但都死在自己人手上,因为团队不相信能卖好。
这也是为什么他在上任第一个月,用 12 天高密度巡店,走完了 6 个省后,结合加入前的线上巡店和组织梳理,确定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统一整个公司的思想,提出了前述的 4 个战略方向。
但在经历了多次产品升级不利后,相信何谈容易。为了凝聚热爱和信任,打造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公司管理团队想了很多招,如:
-
推出“山地运动家”等人才战略,培训所有员工持有一星户外领队证、 30 公里越野跑完赛证、 5000 米海拔雪山自主攀登证等,让员工更懂产品、更懂户外、更懂用户;
-
推出“星球探索计划”,员工可以申请最高一万的补贴,请假出去玩户外;
-
不停回归品牌使命,通过使命感驱动做高性能装备;
-
不断进行战略澄清,分析凯乐石的差异化路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023 年,钟承湛在年会上宣布取消 KPI ,犹如一声惊雷,震撼了员工和行业,是否理性暂且不做评价,但足以看到魄力。
关于这种持续不断的“念叨”,孔繁泳开玩笑说,公司有了两个“唐僧”,一个是钟承湛,一个是自己。
再来看看制定战略的人本身。凯乐石的两位创始人——钟承湛和朱海燕,都是做产品的,钟承湛曾表示,极限运动就是玩命的,追求极致,一个小错误就导致死亡。而自己苛刻、保守,不是一个好上司,他甚至笑称自己在内部有个称号是“世界最讨厌的人”。
2013 年开始,他就引入了职业经理人,但换了几批都不是很适配。事后他总结,原因不在能力上,而是价值观不合。
职业经理人往往希望调整自身来抓住市场机会,不和外国品牌正面冲突,发挥供应链优势,但钟承湛想做一个独一无二的品牌,坚信自己不喜欢,就无法打动客户,而供应链红利也终会结束。
这可能与他上一段创业经历有关系。钟承湛曾开过大型连锁超市,鼎盛时经营五家店。但随着沃尔玛等连锁品牌进入,生意日益难做。不要跟大公司拼性价比和规模,大概是从那时总结的经验。
孔繁泳也是运动爱好者,他回忆自己 2009 年就买过凯乐石的冲锋衣,觉得这个品牌“产品真好,就是不会卖”, 2019 年开始接触钟承湛,双方有过一次 8 小时长谈,其中产品上的讨论超过 3 小时,“一个热爱户外,又像工程师一样琢磨产品每个细枝末节的创始人,特别吸引我”。
钟承湛对他的评价则是情商特别高,目标感强,执行力强,身先士卒,努力工作,也爱玩。
钟承湛和孔繁泳,背后印着的是凯乐石的公司文化“WORK HARD PLAY HARDER 努力工作 拼命玩”
事实上,产品型创始人,往往都需要一位经营管理型的搭档,理解创造力,汇聚人心。钟承湛得以安心、专心做一个“最讨厌的人”。他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极富使命感的企业家,专业、专注,有所为,有所不为。
06
分析师点评
关注凯乐石,其实是在好奇,当一个国产品牌想卖好的、贵的东西的时候,会经历什么。也是在好奇,属于中国的消费品牌会长成什么样。
这其中,可以看到一些倔强。就像起名“八戒”的钟承湛,如今朋友圈的个性签名还是“活得痛快”。也能看到一些运气,户外行业的 2 次爆发,他们都抓住了。
拉长时间来看, 20 多岁的凯乐石也还年轻。当越野跑山运动员开始成为日用品品牌的代言人,这意味着户外新时代的开始,而挑战也是新的。
参考资料
《凯乐石—专业户外品牌的商业化之路》,清华管理评价
《钟承湛:灾难打开了新边界》,王育琨频道
《对话凯乐石钟承湛:和国际巨头掰手腕,go big or go home|创始人说》,案例SHOWCASE
《凯乐石十年造一鞋,国产越野跑鞋的突围之路》,懒熊体育
《凯乐石江湖》,自由之巅MountainFree
本文由广告狂人作者: 刀法研究所 发布,其版权均为原作者所有,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广告狂人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谢谢!
0
-已有0位广告人觉得这个内容很不错-
扫一扫
关注作者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