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课程和研学资讯,关注网龙星际研学公众号(NDyanxue)
我们的教育走到今天,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良好发展产生了一些变化。经过三到四轮的课改,在技术、观念上都有了一些全新的改变。但是,其实质性的教育形态和方式仍然几十年不动摇。
于是,一方面,我们国力大增,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却固步自封,在追求高效、高分、高升学率的路上越跑越快。只可惜,估计方向跑错了,我们在背离教育本义上的路越走越远。
01
全球主流教育的学习方式已成功转向,
我们还在猛攻填鸭式和灌输式教育
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教育发达地区,几乎无一例外的进行着“项目式学习、团队合作学习、多学科融合学习、问题导向式学习、人工智能辅助学习、体验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等。
尽管我们很多学校、很多地区也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但是,在整个主流学习方式上,我们始终不敢放弃讲、讲、讲这根拐杖,即便有些实践,也是走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在芬兰,他们的学习方式可以是这样的: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找材料,搭建房子的任务;
在英国,一篇课文可以学习一天,因为他们还要进行角色体验、表演、对话和改变原文意思进行重新创作;
在新加坡,他们已经不在在乎PISA的排名,而是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比如:他们进行的任务驱动式合作学习方式,根据新加坡的气候条件和地质特点,建造一栋绿色环保的大楼,用什么材料?如何施工?流程等等,在合作学习中擦出很多的创造性火花。
统计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没有哪一个是考高分获得的,都是靠解决尖端问题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靠学习方式的转变而获得。你在那里死记硬背,他在那里动手动脑,最后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一个物理系的研究生,毕业就职到一个单位,有一天,办公室突然没电了,其他楼层都有,为何唯独她这层楼没电呢?东找西找,不知所何。一个民工走到电闸前,把跳闸的电闸轻轻合上,问题解决了。
极端个案虽不能说明什么,但其讽刺的意味令人沮丧,更令人悲观。我们几十年来培养了不计其数的学霸级低能的人,根本原因就是学习方式的单调和孤立。
再不转变,再不合作,一切个人努力都只是不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注脚。
02
全球主流教育已经在关注人的意义,
而我们还在死盯起跑线
教育的一大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成为他更好的自己,这也是人的意义。这取决于首先保证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当我们把学生当成容器进行机械地灌输学习的时候,教育的本义便荡然无存。
于是,我们把学生当成动物一样放在一个划定的起跑线上,恶毒地鞭挞他们向前跑,不准输就成为理所当然甚至天经地义。还美其名曰:我是为你好。
关于起跑论,社会上很多人顽强地认为是现实社会造成的,最有说服力的一句话就是:大家都在跑,你不跑输了怎么办?我们要反问:赢了又如何?
恢复高考四十年,赢在起跑线的人和输在起跑线上的人估计都不在少数。我们可以找出无数个例子说明赢了起跑线有多么的荣耀和美好前程。但同时,我们也一定找得到无数个例子来证明赢了起跑线而最终悲惨凄楚甚至令人痛心疾首的事实。
著名诗人海子,绝对称得上是赢在起跑线的人,我至今认为在中国现代诗歌界,海子的水平是可圈可点的,其实他人也好。
海子三岁能认3000个字,四岁可以背很多古诗词,五岁上学,成绩便一发不可收拾地拔尖。十五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十九岁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
假如你我家里出一个这样的孩子,是不是我们都会引以为傲甚至有荣耀凡尘的荣光?很可惜,天可叹,二十五岁在山海关下一处铁轨卧轨自杀,死前留下九个令人心寒的字: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可他的死留给亲人的就是无尽的伤痛,给喜欢他的人留下了永远的遗憾。不要以为这是个案,在中国的今天,这出悲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只是你我运气好,没有降临到我们头上而已。
赢了如何?输了如何?根本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但,一旦人的意义不在,输赢毫无意义。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即刻转向,赋予学生学习成长有意义上来。
03
全球主流教育已经落实合作学习,
我们还在拼死竞争
合作学习绝对是当今主流学习形式之一,可我们还在搞“提高一分,干死千人”的勾当。实在是没文化。
为什么学习上不可以合作呢?非要把教育搞得血淋淋的?强调竞争的学习培养的结果大多是冷酷无情、个人极端主义和心胸狭隘之人,长大了怎么会与人合作、对人友善、乐于沟通?
看看我们现在的一些就业大学生,一言不合便扬长而去,一点不如意就抱怨连天,似乎全世界都差他似的。个人主义到这个程度,你的分数再高也是个屁而已。
一些学校、一些地区已经在开展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其实,成熟的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早就证明是全球更好的学习方式,我们有些人、有些学校就是不愿意接纳,可悲可惜。
04
教育走得太快,请等等落下的灵魂
教育的问题出现在哪里?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我们的术、不是出在我们学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术层面,原来我们的教育缺乏灵魂的东西。
我可以说这么一句话,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
1、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引导孩子转向爱、善、智慧
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不是灵魂出了问题。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那么我请问转向哪?往哪转?引导孩子转向分数、转向才能、转向才干、转向本事?都不是。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写了一本书《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解放心灵,按柏拉图的语境来说心灵究竟应该转向哪里?我研究的结果是转向爱、转向善、转向智慧。
你学过哲学,在西方哲学里面“爱智慧”就是哲学,那我加一个善,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有爱、善、智慧这三样东西,你说这个人今后差一点技术、差一点才能,又能差到哪里去呢?而恰恰这个东西是我们全世界的普适价值,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忘了。
2、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
人生就应该是一个“慢”的艺术,教育亦如此。我的一位学生的女儿,当年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带到我家里来看望我。
她说:“老师,你看我的孩子不爱吃饭,瘦小,黄毛丫头,怎么办啊老师?”
我说:“你这孩子多少岁?”
“10岁。”
我说“才10岁你着什么急啊。”
“她学习成绩也不行,吃饭也不行,比同龄人都要矮一头,怎么得了。”
我说:“你形象不错,自己的孩子会差多少呢,你不要着急,太在乎这个东西没用,养人要慢慢来,你着急她也不会长,拔苗敢拔吗?”
2014年,高考结束以后,志愿都填报完了,录取通知书来了,她带着一个亭亭玉立,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来,说:“叫师爷爷。这就是当年那个黄毛丫头。”我说:“你看你当年是不是很着急?孩子几年工夫,长得比你还高,比你还漂亮,这次还考了一个好大学。”她说:“当时我真的着急,现在还是觉得很自豪的。”
我从这个例子当中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就是“慢”的艺术,什么叫教育?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我把这句话送给你们两个,子女就要这样养,要慢,不要着急。
3、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的指向
现在的某些学校说“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都是这样的无聊、矫情的语言,以为这样就能把教育做好了?
不要今天看到我们校园门口上写着“热烈祝贺某某成为文(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北大”,就以为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功。我刚才说了,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说一个孩子为什么有价值?因为他有可能性,他有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我的结论是:第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方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第二,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指向。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喜欢画画、喜欢弹钢琴,他今后就一定是个艺术家,可能他今后从事的工作和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有无限可能性。看一个孩子成绩不行就开始下结论,说这孩子今后是擦皮鞋的或者将来没有出息,哪有这样的教育呢?
4、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摒弃浮躁、功利,回归到教育规律
现在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手段,学这样、学那样、考状元、读名校都是脸面的问题,就是当成一种手段。一旦用孩子的成长来满足我们成年人的某种欲望或者需求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一定出问题。
我说一个简单的教育规律,看看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现在初中老师布置作业,孩子11、12点基本上做不完,高三就更不说了。
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孩子,他的成长规律是怎么样的?这些孩子在深夜11点到3点之间,尤其是1点到3点之间,脑垂体分泌两种很重要的激素,一种叫性激素,一种叫生长激素。有光照、有压力它不会分泌。
所以,孩子如果睡眠不好、压力大,他长得就不好,这就是规律。如果老师懂了这个规律,那布置作业的时候就一个要求,最迟10点半孩子必须入睡。因为孩子入睡两个小时以后才可能进入深睡状态。你看我们现在遵循这些规律了吗?不管,使劲学,为了分数、为了技能、为了才干。
所以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5、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教育怎么做呢?这个问题也是教育的哲学思辨。没有分数(检验)的教育是不成立的,只谈分数的教育肯定是有缺陷的,这就是哲学。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哲学家是怎么看待教育的,最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中庸,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总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我个人认为中庸才是人生、乃至做教育的最好的哲学,就是说我们做教育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要不够,就这么简单。
什么叫过头?现在我们就做过头了,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地改,改得我们老师都不知道怎么上课了,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了。学校教育成了这样子就是过了头,忘记了还有教育规律,还有教育自身内在的东西。
第二个,“可能”是指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具有一切可能性,现在他所学的,甚至他的才能,他的分数,不能代表他今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但是他现在又必须要分数,所以他又必须要勤奋学习。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能丢,这样才能够确保未来的可能性存在。
所以这里面有个适当,“适当”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律,要适合孩子。不要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琴棋书画什么都学,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你是博士,说博士的儿子就要比别人学得多一些,这样思考问题就错了,不适合他的学了没用,一定要学这个孩子内心喜欢的东西。
6、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
我们的教育还是应该回到像孔子说的,孟子说的,包括蒙田说的,“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你看我们现在做教育都是为了适应外界,很多同学因为要去适应社会,结果就把社会最乱的东西学会了,我们学校教的主流价值全部忘了,所以就是必须要丰富内心。
简单的说,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不是为别人学的,不是为父母学的,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