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赵天)

时间不语,览阅世事变迁。文字无声,承载沧海桑田。

见证历史的老者,随时间流逝日渐老去;记录历史的纸张,在风风雨雨中慢慢残破。但有一群人,却用他们的一双巧手,从时间的长河中“抢”回了那些珍贵的记录。

在6月9日国际档案日前夕,记者走访了我省多位档案保护工作者,揭秘档案重获“新生”背后的故事。

1. 破损的档案如何修复

5月24日,走进省档案馆裱糊修复室,操作台上除了亟待被保护的泛黄残破档案纸张外,还有针线、熨斗、腮红刷、碗等各式各样生活中常见的用品,这些都是档案保护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碗用来调糨糊,针线用来装订,熨斗和腮红刷能让修补材料更好地与残破的档案贴合,力争不改变档案原来的面貌。”省档案馆工作人员席静伟一边说,一边把糨糊均匀涂抹于需要修裱的档案背面,再轻柔地铺上颜色相近、厚度接近档案的托纸,用修裱专用棕刷均匀排实,以达到使托纸与档案黏结牢固的目的。

转过身,席静伟熟练地将托裱完毕的档案周边刷上糨糊后贴在裱糊墙上。她说:“在糨糊自然晾干的过程中,膨胀的纸张纤维会收缩,贴在墙上,纸张受力均匀,修裱过后就会非常平整。在正常的环境中,明天来上班时它就完全晾干,可以下墙裁切装订了。”

李玉虎展示修复后的电影胶片。

档案修裱技术是用糨糊作黏合剂,把选定的纸张修补或托裱在破损的纸质档案背面,以增加破损档案的强度和耐久性,延长档案的寿命。无论档案是因使用频繁造成的纸张破损,还是因年代久远导致的纸张发黄变脆,或是因受潮形成的结砖现象,都能在档案保护工作者的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修复。

如同保存档案的库房一样,档案修复的操作间也有温度和湿度要求,以保证档案在修复过程中不被进一步破坏。房间安静、明亮,温度常年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湿度约60%,工作环境舒适宜人,但几十年职业生涯只与破损的档案打交道,也难免有些枯燥乏味。

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师赖祖琴的身上,却看不到疲惫和倦怠。从事档案修复保护的20多年里,每天上班前,她都把头发梳理整齐,然后到学校里的纸质文献修复与保护研究室,为一册册粘连、褶皱、“千疮百孔”的档案“对症下药”,耐心静心地使其还原成本来的样子。

档案修复保护是一项“守旧”的工作,需要对历史的记录进行及时修复抢救,让今天的我们和后人能真实地看到它们的光彩和价值。

这也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的工作。在赖祖琴的抽屉里,一本纸张泛黄褶皱的旧书里,夹着好几种大小、质地、克重不同的纸张,有的纸张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赖祖琴说:“这是我为了做实验买来的旧书上的纸张。我们通常用丝网来修复双面印刷的档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档案修复要求的提高,现在有桑皮等新材料可以用来修补档案,这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更多选择。我们要与时俱进,抚平一页页史料。”

去年,赖祖琴团队共修复了2000多册全国各地的档案。随着档案保护的意识不断深入人心,近年来,他们修复的档案数量正不断增加。

2. 保护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精神

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展览的孙中山1907年所写“博爱”书法档案,正是由我省的档案保护工作者参与修复保护的。

“那是2017年完成的。当时那幅作品上部区域有污渍,有些字迹残缺不全,最严重的是因为画心脆化、酸化严重,作品已存在大量断裂和折痕,有的部分画心脱落,连托在画心下的命纸都显露出来。这就是业内最常见的‘疑难病症’折条病。”参与修复的省文史研究馆修复中心主任尚小临直到现在仍记忆犹新。

尽管当时尚小临已从事书画修复保护近40年,完成作品近10万件,但他和团队其他成员仍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因为如此重要的书法作品,不允许失败、不允许有意外。

省档案馆工作人员对档案进行修裱。

“我们的修复保护原则是在最小干预、最大信息保障的同时,要具备安全性及可逆性。”尚小临说。他们对作品的状态、材质、风格进行全方位“问诊”,针对不同情况制订详细的计划,寻找匹配的材料和合适的修复方法及程序。测纸张酸度、脱酸、揭去旧的命纸、加固新命纸、贴折条……整个过程漫长而又精细。

拼接时,工作人员手拿镊子,又稳又准,生怕一丝颤抖使纸屑掉落或小纸片飘走;配比补纸时,反复比对颜色,一次又一次地着色、吹干、比对,直至染出和“博爱”书法作品底色最为接近的宣纸……

尚小临一遍遍欣赏着修复后的“博爱”书法作品,纸张平整、字迹明显,那些仍然残缺的字迹,在他看来更是一种“缺憾美”。“和我年轻时追求的接笔全色、修复如新的艺术品修复不同,字画是一种记录和佐证历史的特殊档案,修复保护时就是要摈弃创作技巧,使之修旧如旧,在历史长河中存留更长的时间。至于那些残缺,也是岁月走过的痕迹,值得印刻在作品中,供后人欣赏、研究。”尚小临说。

保护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精神。近年来,尚小临教学时给学生教的第一课便是提高档案保护意识,努力以最低程度的干预实现最佳价值表现和科学保护处理,让珍贵的档案资料能够保持原真。

3. 影像档案修复攻克6项关键技术

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贾智慧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潜心研究影像档案保护,不但能让涉及内政外交、科学进步等国家的重要历史事件“重现”,还能为社会的公平和谐贡献力量。

“年初,有公安机关辗转找到我们,希望修复一张几十年前拍摄的现场取证照片,了结一桩旧案,还被害人及其家人一个公道。”贾智慧说。一直修复影像、胶片档案的贾智慧及其团队,面对这张影像消退模糊不清、霉变严重的老照片,并没有采用数字图像修复技术,而是利用“褪色、污染、霉变黑白照片显现加固”“照相底片霉斑与污染物保护性去除”等技术,对照片进行了百分之百还原,使其成为一份“铁证”。

“还原后我们才听说,这张照片原来也找别人修复过,但在修复的过程中,有重要信息被人主观臆断更改,导致照片无法作为重要证据推动案件进展。这就违背了档案修复的原则和初衷。”贾智慧的语气坚定而自信,“档案保护是社会责任,更是历史重任。”

档案保护工作者修复古旧字画。

相较于书信文件档案、书法字画等,感光影像档案修复保护起步晚、难度大、需要攻克的难点也更多。“目前我们修复保护的照片,主要病害有霉变、黑白照片‘银镜’、彩色照片严重泛黄等。电影胶片的病害更为复杂与严重,有的扭曲变形,有的影像劣变,有的划伤严重等。”贾智慧说。

针对这些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省档案保护科学研究所所长的李玉虎带领团队不断探索,攻克了6项关键技术,并以此为主要技术支撑,抢救修复保护了辛亥革命、南京大屠杀、第二次长沙会战等一批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像档案。感光影像档案修复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被国家档案局、国家文物局等单位鉴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记者 李羽佳文/图)

一辈子,一件事

39年来,他深耕档案、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一线,接连攻克褪变字迹恢复保护、修裱加固、感光影像保护等档案保护领域的国内外难题,带领团队承担国家重点档案修复保护工程、全国重点文物修复保护工程总计70余项,有国家发明专利90余项、国际发明专利7项,个人2次获得国家发明奖。

他叫李玉虎,曾任省档案保护科学研究所所长,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尽管已经满头白发,手还有些颤抖,但经他手之后,残缺的纸张、斑驳的胶片、古旧的字画、破损的古代壁画、彩绘的文物依然会在修旧如旧中焕发新的生机。

保护档案,就是在保护国家记忆、民族记忆。每年,数以万计的游客走进博物馆、档案馆,在一件件国家重点档案中,追寻历史的回响。可知,在这悠长岁月的记录和见证里,蕴含着档案发掘、整理、保护的力量,承载着一代代档案工作者最实在的努力、最刻苦的付出、最坚定的勇气。

一生钟爱一件事,是一种坚毅果敢,也是一种理性务实。更为珍贵的是,李玉虎用这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与执着,影响带动了更多年轻人。近20年来,他每年都会在全国档案行业开展免费培训,已培训档案行业从业人员约2000人,还培养了80多名文物保护方面的硕士和博士,带领一代代档案工作者开拓创新、接续奋斗。

“百年无废纸,千年纸变金。”档案工作者把智慧和汗水留给了历史,我们应送上感恩与敬意。把心血洒在哪里,哪里就有最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映照出前辈在奋斗历程中的初心和使命,更激扬起年轻一代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壮志豪情。(李羽佳

发挥独特价值 传承红色基因

——访省档案馆副馆长解华波

档案中记载着无数先辈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传承着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和宝贵经验,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红色资源大省,陕西在档案保护方面有哪些成效?6月1日,记者专访了省档案馆副馆长解华波。

记者:目前,全省档案馆的馆藏规模如何,有什么特点?

解华波:全省共有各级各类档案馆148个,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119个,其他专门档案馆29个。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建档案全宗19716个。

省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708个全宗,147万卷(件、册)。档案主要分为清代、民国、革命历史、西北大区及新中国成立后省级机关档案5部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2.49万卷,资料12.5万卷(册),其中有红色资料1万余册、革命烈士资料553卷,还保存有明朝正德十四年(1519年)的《朝邑县志》《秦中官报》等珍贵资料。省档案馆成立了全省红色档案资料征集保管和编研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连续多年收集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农高会、西洽会等重大活动档案。

记者:我省档案保护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有哪些?

解华波:省档案馆努力拓展科研领域,在褪变字迹恢复保护、修裱加固、感光影像保护、“四防”收藏装具、文物修复等多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这些档案科研成果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记者:数字档案馆打破了传统档案管理利用的时空限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数字资源的社会价值。陕西目前在数字档案馆建设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解华波:近年来,我省先后编印《利民惠民政策速览》《陕西省国家综合档案馆民生信息跨馆利用管理办法(试行)》,与川、甘、粤等省份的档案馆签订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协议,与沿黄河各省份的档案馆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实现了“就地受理、远程共享、异地出证”。4月28日,省档案馆印发《陕西省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全面推动数字档案馆建设。

目前“数字档案建设工程”已纳入省数字政府建设规划,为“十四五”档案事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西安市档案馆被国家档案局认定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宝鸡市档案馆被国家档案局认定为“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均为西北地区首家。

截至2021年底,全省各级档案馆已有400余万卷馆藏档案完成数字化。陕西政务服务网“一网通办”电子档案接收平台和省档案馆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进入初验阶段,计划2022年6月底投入使用。(记者 李羽佳

 

编辑:齐小英 王轩尧 责编:王皓